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走路或者站立的时间长了,不仅脚疼,而且还感到小腿和脚踝也在疼痛。还有的人,双脚可能也会感到僵硬或麻木,脚上有老茧,会自我感觉“站不稳”,脚朝外翻。
如果以上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就是扁平足。
什么是扁平足?
当一个人的足弓非常低、塌陷或根本不存在时,就会出现扁平足。
人类的脚有33个关节,这些关节将26块不同的骨头固定在一起,并附着有多个肌肉、肌腱和韧带。
左边是扁平足,右边是正常足足够是拱形时,让我们的步伐更具弹性,并有助于将体重分散在我们的腿、脚上。
“拱门”的结构,让脚趾、脚掌和脚跟形成了一个“三脚架”,牢牢支撑着我们的全身体重。
它决定了我们的行走方式,这个拱形结构既牢固又灵活,可以适应压力和各种不同的地表平面。
当这个“拱门”的形状出现问题,坍塌变平了,可能一部分人是不会有感觉的,但对于另一部分人,可能就是极其痛苦,甚至影响到生活质量。
扁平足的危害
扁平足最常见的症状是脚痛。
疼痛最常见的部位有:
脚踝内侧小腿肚子足弓膝盖臀部下背部小腿一只脚或两只脚也可能会感到僵硬扁平足也会导致体重分布不均。
这可能会让我们的鞋子磨损不均匀或比平常更快地磨损,尤其是在一侧,这或许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从身体性能方面来看,身体肌力不平衡,与扁平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会让身体的动力链排列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膝内扣足外翻高低肩骨盆歪斜股骨和胫骨内旋等等。当出现以上症状时,我们站立,行走或跑步时,扁平足会进一步影响身体两侧的对齐,从而增加臀部,膝盖和脚踝疼痛的可能性。
可谓是“恶化循环”!
此外,扁平足也会带来一些其它的并发症,比如拇囊炎。
右边是拇囊炎的足更糟糕的是,那些本身就有其他足部,脚踝或小腿问题的朋友,会发现扁平足可能会加重自己已有问题的症状!
它们可能包括:
跟腱炎脚踝关节炎脚或脚关节炎锤状趾足底筋膜炎、足底韧带发炎胫后肌腱炎胫痛症候群(胫骨周围肌肉、肌腱、骨头组织发炎)哪些人容易得扁平足?
遗传
如果家中有人是扁平足,我们自己得扁平足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受伤
经常从事各种运动、表现活跃的朋友,腿、脚受伤的可能性更大
老年人
容易跌倒或身体受伤的老年人也更有危险。
患有影响肌肉的疾病(例如脑瘫)的人风险会增加。
走路方式
这与上述提到的肌力不平衡有关,当身体没能对齐的时候,会影响走路方式,进一步增加扁平足的可能性。
其它因素
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是容易得扁平足的潜在人群。
如何改善扁平足?
如果扁平足没有带来疼痛,那么就可以不用去管。
事实上,有很多扁平足的朋友,一直都好好的,长期保持规律的运动,完全没问题。
对于出现疼痛症状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穿合脚、支撑力强的鞋子在医生指导下佩戴脚踝支架遵医嘱休息,直到症状改善使用矫正器以及矫正鞋垫如果肥胖是导致扁平足的原因之一,那么减轻体重可能会改善症状。若是先天性扁平足,则需要手术改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肌力不平衡的状态:可以针对性加强锻炼臀腿肌肉,以及核心力量,松解局部过紧的肌肉。需要松解的这些肌肉包括:
内收肌群股二头肌(短头)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等等这些部位也可以用泡沫轴松解。
针对性的拉伸训练包括并不限于:
大腿前侧拉伸
仰卧弹力带拉伸
大腿内侧拉伸
大腿内侧拉伸(变体)
阔筋膜张肌拉伸
需要针对性加强的肌肉包括:
核心肌群臀中肌臀大肌股内侧斜肌等等针对性的动作训练包括并不限于:
深蹲
保加利亚深蹲
弓步蹲
靠墙夹球下蹲
下面是一些针对扁平足的一些训练,在家也可以做。
脚趾抓毛巾
跟腱拉伸
滚高尔夫球
站立旋脚
踮脚
脚趾拾物
抬脚趾
立脚趾
希望这些训练帮助到大家。
健康是投资,运动是良医。
喜欢这篇文,别忘了点赞、评论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