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一年四季用热水洗脚对人体皆有好处。
中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泡脚有强身健身、延年益寿;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防治高血压;防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糖尿病;防治感冒,驱寒暖身;美容减肥;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等作用。
虽然泡脚的好处多多,前提是要掌握正确的泡脚方法,你会泡脚吗?
泡脚盆的选择
足疗法对泡脚盆的要求是有讲究的,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选择一个正确的泡脚盆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建议选择质地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高度及膝的专业泡脚木桶。通过热力来放松脚上以及小腿处的经络,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心脑等器官的供血。铁、铝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发生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泡脚的温度
泡脚的温度视每个人具体耐热程度而定,建议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到43℃为宜。
为什么有的人泡脚时不易出汗?
长年坚持泡脚的人都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有刚开始泡脚的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体内寒湿重,经络不通。只要坚持泡脚,慢慢排掉身体内的寒湿,就会很容易出汗了。
为什么有的人泡脚后身体会出现不适?
有的人泡脚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胸闷、头晕的现象,这是由于水温过高,易使双脚血管过度扩张,人体的血液更多的流向下肢,以致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基本上都是气血两亏的病人。这类病人泡脚的时间要短一些,同时要注意食疗,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从根本上改变缺血的状况。在增加营养的同时配合泡脚,坚持半个月至一个月,再泡脚时就不会出现胸闷、头晕的现象了,这时再慢慢增加泡脚的时间及温度,泡到全身微微出汗时就可以了。
安全泡脚有禁忌
一、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二、
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一小时再泡脚。
三、
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四、
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
泡脚的水中需要加东西吗?
一般保健,用温清水即可,不同体质的人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相应的泡脚药材,下面简单为您介绍几种:
1、生姜泡脚
材料:生姜一块,红花1克,盐适量。
操作方法:用刀拍扁生姜,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
功效:脚凉怕冷。
2、艾叶泡脚
材料:干艾叶50—克
操作方法: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3、醋泡脚
材料:适量醋
操作方法:烧热水,然后放入适量醋,待温度适合泡脚。
功效:用醋泡脚还可以增强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等人体不适症状。
4、小苏打泡脚
材料:小苏打,适量盐。
操作方法:水中放盐烧热,然后放入小苏打,用水泡脚。
功效:降血压。
5、夜交藤泡脚
材料:夜交藤g操作方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神经衰弱。
7、糖尿病性趾端坏死泡脚材料: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芪各克、乳香、没药各24克。操作方法:上药用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用3次。
功效:糖尿病性趾端坏死。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所以建议忙碌了一天后,每晚用温水泡脚,可以给劳累一天的各个脏器送去最实在的关怀。同时,泡脚后人会睡得很香,又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么经济易操作且好处多多的养生办法,你还等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