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右上角是扁平足骨型与足印
而扁平足最烦人的是难选鞋:鞋瘦就会挤脚、磨脚。本来亚洲人就是脚宽足厚,又有扁平足因素,就更难以选择了。图中蓝人是扁平足站姿“腆胸鼓肚”稍微后仰
起初,贫道试过几个知名品牌(具体哪个就不明说了),基本是欧美人脚型为鞋楦蓝本,不太符合亚洲人宽脚型。为了满足脚的宽度尺寸,只能买过大的鞋码,但过大鞋码也出问题:脚宽度合适了,鞋里的脚前部留空也大了,当用脚尖部踩在石头上时,就会踩不实而踏空,经常在爬升时脚下滑脱。脚下踏空而滑脱真是很风险,特别是在夜里路况复杂时容易摔跤。因此,贫道还特意买过两双日本品牌的越野跑鞋,因为日本人也是亚洲宽脚,跑鞋有鞋型宽度标号E,前面加上数字表示鞋宽的程度,最宽的是4E。但两双鞋都是短距越野跑鞋(该日本品牌本就没有适用长距离的跑鞋),即使鞋的宽度合适脚了,但鞋底的缓冲性能太差,跑久了一样会出水泡。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脚型:不同脚型的脚趾长短形状不同,对鞋前端的空间要求也就不同。如果是希腊脚或埃及脚的话,对于鞋前端是尖头的鞋款(比如欧美鞋款)还能适应,然而,贫道恰恰是最不适应尖头鞋款的罗马脚。(点击可放大看图)罗马脚的踇趾、二趾、三趾前端差不多持平,据说这是最适合跳芭蕾舞立足尖的脚型,但也是鞋前掌要求最宽的脚型,鞋款稍窄一点儿就会挤脚与磨脚,而罗马脚为了能够适穿瘦尖鞋款,就得买比较大码的鞋,更会增加前端空隙。那么,这就与上述扁平足情况差不多了,也要选择较宽的鞋款。有句俗话:“天赋异禀,骨骼惊奇”,是说某人练武的天生资质好......很不幸,贫道就是这样的人,因为贫道不仅是扁平足,还是一个罗马脚,这样双重叠加的奇妙构造:脚型既平头又宽大,使得贫道在同样努力的情况下,本就不可能跑过别人,还要更艰难地寻找适穿的鞋款,否则参赛就会双脚磨出大片水泡,甚至是水泡摞着水泡。双脚磨泡是真疼呀,谁磨过谁知道,尤其是小趾头整体磨成水泡时,体液膨胀起来,将皮肤撑成一个类球体,有点儿像个电灯泡,趾甲也被磨得脱落,与皮肤连在一起,双脚每一次着地都是钻心的疼。这样痛苦的日子经历了两年多,直到年北京TNF比赛后,就坚决、彻底地换越野跑鞋了,因为那比赛因水泡不得不在CP7退赛,也成就了贫道人生第一次退赛。其实,在那比赛之前就已经买了新跑鞋,但并不知道它能解决磨泡问题,关键是还有几双其他品牌的新鞋没有穿,心里总有些舍不得穿最新的......唉,真不该有这种小气心理,害了自己,毁了比赛。早知道新鞋可以防磨泡,那次就直接穿它上场了,要少遭多少罪呀。说相声的有个术语叫“三翻四抖”,贫道前面铺垫这么多,也该抖开包袱了吧?答案是,之后再也没让贫道双脚磨泡的越野跑鞋是ALTRAOlympus。看到此处,是不是有人会认为贫道在给ALTRA品牌写软文?那您可真错了,肯定冤枉贫道了,不信您继续往后看,绝对不是在写软文,因为后面写的绝对硬,都是贫道的硬实感受。上述那次TNF之前,参加了年香港大屿山比赛,同去参赛的一位北京跑友介绍了ALTRAOlympus。当时ALTRA在国内还不知名,非常小众。因为它前端平秃,鞋样短粗,鞋型较宽,不如尖头鞋款俊秀,被戏称“小丑鞋”(相比那时的2.0款,现在款式俊多了)。但它恰恰因为鞋型较宽且前端平头,正好适合贫道这样的扁平足与罗马脚。
参见上图(3.5款),较宽楦的ALTRA鞋型非常适合扁平足的宽大脚型,鞋头平秃的设计更与罗马脚的脚趾形态相适应,避免了前端空隙余留过大,可以防止踩地不实的踏空风险。关键是,针对扁平足“腆胸鼓肚”的稍微后仰站姿(千万别把这姿势误会成仰首傲慢),ALTRA前脚掌与后足跟之间零落差的设计,可以减少陡坡下降时向后仰摔。当然,ALTRA有几个系列鞋款(也有路跑鞋),适合不同体重的、不同路况与距离的需求,只是贫道体重忒大,又为复杂路况考虑,就从前述年那次退赛后,一直穿着较为厚底的ALTRAOlympus,至今多个百公里与1个百英里比赛,除了年幽州路况太严酷而磨泡,其他比赛没再有磨泡的痛苦。补充一点,对于爱磨泡的选手来说,最好每隔二三十公里就换一双干爽的袜子,因为出汗而潮湿的袜子散热性较差,袜子在脚下随着跑动摩擦会慢慢积热,对紧贴着的皮肤产生慢烫效应,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烫”出泡了。还有,有条件的话可以穿五趾袜(比普通袜子要贵一些),可以进一步减少磨泡风险。(注:贫道日后再专门聊聊五趾袜,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