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有一位宝妈在帮宝宝洗脚的时候,发现宝宝的右脚有些外翻,还会冒脓水,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鞋的问题。
宝妈当时也是一脸懵,宝宝穿的鞋好好的,怎么会导致宝宝的脚变形呢?
后来经过回想,原来是拿旧鞋给宝宝穿,宝宝长期穿不舒服的鞋子,从而导致脚部变形,影响发育。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为宝宝挑选合适的鞋子呢?
宝宝多大才可以穿鞋?虽然宝宝光着脚丫子,可以避免扁平足、足外翻、培养平衡能力、更好地练习走路……
但是,到了宝宝自己能慢慢地站起来时,而天气又变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宝宝穿鞋了。
刚开始给宝宝穿鞋时,选择薄底的软绵鞋,来帮助宝宝站立时矫正脚趾和脚掌的正确位置,这样,可以标准的定型宝宝走路时脚的姿势。
根据宝宝的脚部发育情况,鞋子也需要有变化,具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1、爬行期
以布质或线织为佳,鞋底+鞋垫的厚度不超过5mm,两端对折时,鞋跟能碰到斜尖。
2、学步期
鞋头宽大且有防踢撞条,鞋底厚度在5mm左右,鞋后跟加固。
3、稳步期
当宝宝能平稳走路,穿鞋不仅有利于形成正常走路姿势,且对足弓发育有好处。这时,宝宝的鞋子就可以根据“五字诀”进行选择。
想知道“五字决”是什么,别着急,继续听橙子姐讲。
给宝宝买鞋,鞋码很重要如给宝宝买鞋遇到无法试穿或网上买鞋时,首先,应准确的测量宝宝的脚长。这样,可以避免宝宝的鞋过长或过短。
两种测量方法:
1、靠墙量脚长
让宝宝靠墙站立,脚后跟抵住墙壁,在最长的脚趾处画一个记号,用尺子量一下记号到墙壁间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脚长。
2、使用量角器
宝宝把脚丫放上去,就知道脚丫的尺寸了。
注意:两只脚都要量,以偏大的长度为准。
网上买鞋,是要以鞋内长为准的,鞋子的内长要比宝宝的脚长大0.5-1cm,即:鞋子的内长=实际脚长+0.5cm/1cm。
在实体店买鞋,最好是让宝宝试穿,穿好后,能在鞋后跟处伸进去一个小手指。太宽的鞋也不好,如果鞋子宽出5mm以上,就不合脚。
一般来说,夏天穿的鞋大0.5cm,而冬天的大1cm就好。
买鞋后,一定要注意:
①注意脚部异常:
发现有磨损或红肿时,最好马上给宝宝换鞋;当宝宝重心偏斜时,说明鞋子不合脚。
②注意尺码变化:
宝宝的脚丫长得很快,建议每2-3个月测量一次,发现宝宝穿脱困难时,就该考虑换新鞋了。
③选鞋的“五字诀”:
①折:对折鞋底,弯曲应在前掌1/3处;
②捏:两手捏后跟和前部包头,有一定的硬度;
③拧:两手对拧鞋子,鞋子不变形说明合格;
④按:按一按内部的前掌部位,不能太柔软;
⑤闻:闻鞋子有无刺鼻的异味,有异味不合格。
贵的未必是最好的,一定要让宝宝穿得舒适的鞋才是最好的!下面这4种鞋千万不能给宝宝穿,否则就是在伤害宝宝。
千万不能给宝宝穿的4种鞋
1、洞洞鞋
很多人喜欢给孩子夏天穿洞洞鞋,因为它既能当凉鞋又能当休闲鞋穿,雨天、玩水,都很方便。
鞋子好穿是好穿,可洞洞鞋本身还是有潜在危险。
据年美国《小儿整形外科》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称:76%的电梯事故与洞洞鞋有关。
央视3·15晚会上也曝光,小孩穿洞洞鞋坐电动扶梯时会有很大风险,很可能被卷入扶梯。
洞洞鞋材质柔软,易变形,电梯的侧面也就是梯级和裙板的缝隙,被卷入的风险很大。
2、叫叫鞋
发光鞋、叫叫鞋,基本也是“中看不中用”。
孩子如果常常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