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迪西新品推荐之天线狗狗宝宝的脚适合
TUhjnbcbe - 2021/2/25 2:40:00

幼儿的骨骼、肌肉、神经、反射功能和脑部的发育速度惊人,幼童的足部应让它可自由弯曲,因为他们的肌肉尚未完全发育,韧带也不稳定,因此幼童的鞋子必须平坦、有弹性

宝宝开始学走路了!当妈妈看到小宝宝能自己独立迈出第一步时,心情一定很欣喜吧。但在欣喜之余,也要记得检查一下宝宝的鞋子是否舒适,如果宝宝穿了不合适的鞋子,对以后的生长发育都会有影响哦

学步初期:穿鞋底特薄的休闲鞋

学步初期的宝宝一般都是在室内活动,这时候要换下软布凉布鞋,改穿秋季鞋底特薄且柔软的休闲鞋了。

具体分析:

1、15个月前的宝宝处于爬行期至学步初期阶段,开始尝试站立及学步。

2、此阶段应多鼓励宝宝在室内赤足,让足部直接接触地面,增加足底抓地感,培养平衡力。

3、但是为了保温及避免足部受伤,父母也可以选择鞋底特薄及软身的室内步行鞋。

4、这样,既能够保持足底抓感觉,也可以有效保护宝宝的小脚丫。

学步宝宝:穿网布设计鞋底柔软的学步鞋

已经学会走路的宝宝,在秋季的时候,也会想要外出玩耍,因为秋季气温较低,且昼夜温差大,所以,家长可以给宝宝穿网布设计的,鞋底柔软有韧性的学步鞋,这样既透气又舒适。

具体分析:

1、15个月大的宝宝,正处于学步期阶段,开始有较多走路的时间,需要重点控制脚形。

2、但由于宝宝步态未稳,比较适合穿着前足容易曲折的幼儿学步鞋,可给宝宝选够一些鞋身为网布设计及鞋底薄身柔软的学步鞋,这样的鞋会比较容易曲折。

3、令宝宝走路时容易起步,有助培养正确的步态。

稳步宝宝:鞋身较坚硬的幼儿稳步鞋

2岁以上的宝宝已经能跑能跳了,秋季室外气温低,宝宝会想要外出和小伙伴玩耍,容易磕碰到脚。所以,家长应该给宝宝选择鞋身比较坚硬的幼儿稳步鞋。

具体分析:

1、2岁以上的宝宝,基本处于稳步走路的阶段。这时需要更进一步控制脚形,以减少扁平足引起的后遗症,家长需要选择给宝宝选择鞋身较坚硬的幼儿稳步鞋。

2、鞋子需有特别坚硬后跟杯,进一步控制后足外翻;温和的足弓承托,承托足弓;鞋底亦要容易曲折,有助起步。

宝宝鞋六点误区

一、厚底鞋

正处于学步期的孩子需要双足与地面的紧密接触,用脚趾配合活动,增强其协调能力,真切的感受到地面的软硬格斜度,更有利于锻炼身体的平衡与下肢的支撑力。厚底鞋会影响脚面的受力平衡;此外,厚底鞋过于沉重,还易使孩子脚部疲劳,损伤关节发育。鞋底可不是越厚越好,只需要鞋底保持在5~8毫米就可以

二、大一号鞋

孩子的脚长得快,中国传统的节俭观念经常给孩子买大一码的鞋子。但是大号的鞋子给宝宝造成的伤害会比金钱更难以弥补。大号鞋不利于掌握平衡,宝宝很容易摔倒;由于鞋子太大,宝宝在蹒跚学步时,脚步会与鞋子发生摩擦,造成皮肤损伤。

三、旅游鞋

旅游鞋的鞋底软硬适中,且富有弹性,是很多中小学生的最爱,但却不利于宝宝在学步期穿着。旅游鞋透气性差,宝宝的脚新陈代谢旺盛,脚部出汗较多,足部长期处于潮湿鞋子内,容易生脚癣

四、二手鞋

鞋子在穿着后,一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变形,如果宝宝穿上已经变形的鞋子,可能会对正在发育的脚骨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身体发育。

五、过软和过硬的鞋

有些父母在为宝宝挑鞋时,总以为童鞋应越软越好,其实鞋的软硬度应适中,否则将起不到定脚型的作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骨骼、关节、韧带以及肌肉力量不足,硬底鞋缺乏弹性,易造成孩子平足,压迫到脚趾,不利于脚部生长发育,因此大底鞋面都不能太硬。鞋底过软起不到支撑作用,脚在鞋中得不到支撑,易造成脚部疲劳,很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

六、有"弓形"鞋垫的鞋

市面有很多童鞋在脚心部有一块凸起的软垫,事实上这样的设计对宝宝的足部发育没有帮助,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原因在于它缩小了足弓的伸展发育空间,如果穿着时间长了,足底肌肉力量长期得不到锻炼,孩子就会形成扁平足。

结束语

给孩子购买鞋子时,选择软硬合适,大小刚好,轻巧,且方便易穿脱的鞋子就好,不一定贵的才最好。此外,由于孩子脚部发育快,妈妈要定期检查鞋子是否合脚哦!

此外,通常在宝宝16个月以内,每三个月小脚丫长长0.5cm。16~24个月,每4个月小脚丫长长0.5cm,3岁以后,小脚丫生长速度逐渐变慢。但也要记得每四个月检查宝宝的鞋子是否合脚。一旦发现宝宝的鞋子穿脱很困难,就该考虑给他换双新鞋了,如果发现有被磨红的印记,或有水疱,结痂,也最好马上给他换双鞋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迪西新品推荐之天线狗狗宝宝的脚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