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很多跑步初学者,买完新鞋去操场跑了几次,却发现脚踝和脚趾开始疼痛,就纳闷到底是鞋子不合适还是自己跑步姿势有问题?如果是鞋的问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挑选跑鞋之前首先要认识你的跑步动态
所谓的步态,就是跑步时脚掌从触地到离地的动作模式,人类在跑步时通常是脚的中后段先接触地面,接着渐渐把重心转移到前脚掌内缘和前脚掌,最后以大拇指离地,完成一个跑步的脚掌动作。
这个过程称为双脚的内旋(pronation),并且依照脚掌动作的形式分成三类:
图片以左脚落地动作示例:
左:underpronation,即内旋不足型,以外侧着地,然后从外侧离地;
中:Normal,跑者,以外侧着地,然后以中掌离地;
右:Overpronation,即内旋过度型,以外侧着地
三种跑姿比较
正常内旋
足弓形状:中高足弓
偏向外侧角度:约等于15度
鞋底磨损:平均磨损
适合鞋款:稳定型
过度内旋
足弓形状:扁平足
偏向外侧角度:大于15度
鞋底磨损:外侧脚跟、内侧脚掌
适合鞋款:控制型
内旋不足
足弓形状:高足弓
偏向外侧角度:小于15度
鞋底磨损:外侧脚跟、外侧脚掌
适合鞋款:避震型
1
正常内旋(normalpronation)
观察鞋底磨损情况,一般人跑步脚掌落地离地之际,都会产生一个(正常内旋)的动作,这类跑者的脚掌触地后,重心会顺着中足至前脚掌的中央位置,可能会略偏内或者偏外一些,但大致是落在中间,这比较符合生物力学的足部动态,发生运动损伤的机会也比较小。
磨损状况:后脚跟均匀或是略偏外侧磨损,前脚掌则是平均磨损。
适合鞋款:可选择的鞋很多,从避震到稳定型皆可选择,搭配其他因素和穿着习惯调整。
2
内旋不足(underpronation)
这类跑者脚触地后,会从脚掌外缘向前脚掌移动,最后略偏回前脚掌中间离地;这种情形常发生于高足弓的跑者,因为足弓力量不足以支撑身体,所以身体改以脚的外侧来支撑,因此可能伴随腿部外侧的疼痛。
磨损情况:鞋底磨损会集中在脚后跟、中足和跑鞋前缘外侧。
适合鞋款:以避震型(缓冲型)为主,减轻地面对脚底的冲击伤害。
3
过度内旋(overpronation)
这类跑者脚触地后往内侧施力的动作明显,重心从脚的内侧向前脚掌移动,最后略偏回前脚掌中间;严重者伸直完全以脚掌内侧运动,此种情形多见于低足弓或者扁平足的跑者,若选用避震型(缓冲型)跑鞋,通常会有明显的脚踝、膝盖不适或疼痛。
磨损情况:以外侧脚后跟与内侧前脚掌为主。
适合鞋型:选择的鞋款以稳定型为主,严重内旋者可以考虑动作控制型的鞋款。
文
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李文彪
编辑
孙静
北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