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儿童体适能的一些思考
TUhjnbcbe - 2021/1/22 3:47:00

作为专职儿童体适能教练,对于儿童体适能到底是什么,体适能和体能是不是一个概念,体适能课程能给到孩子什么在此做一个剖析。

体适能——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越来越发达,身体适应性却是在不断退步。原始人能够和野兽搏斗,现代人却是上楼都会气喘吁吁。可以这么说,人类在科技发达到能改变环境的现在体适能是变弱了许多,体适能也分为了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两个层面。健康体适能是一个人能够适应生活、学习、工作等日常活动起码的身体能力,竞技体适能则按不同的运动专项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做支撑。我们平时说的体能,一般指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跑步跑不远、跑不快我们会说他体能不好。其实,体能(体适能)包含的内容很多,从最基础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平衡感、柔韧性,到肌肉力量、肌耐力、心肺耐力,再到提升运动表现的爆发力、敏捷性等等。所以作为教练,看到跑步不行的孩子,不能简单说他体能不好,而是要进一步分析是跑步姿势问题,肌肉耐力问题,还是心肺耐力问题。

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遗传了自己,没有运动天赋是个体育渣。其实不然,在学校体育不好的孩子并不是没有运动天赋,而是没有正确的兑现他的天赋。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顶尖运动员,但是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运动兴趣,拥有自己的运动特长。每个人都有一些先天的身体缺陷,比如足外八、足内八、扁平足等等。作为家长不用过度担心,先天的骨架形态虽然无法改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并不会落后于其他孩子。詹姆斯的足外八就非常明显,我自己也是有扁平足的问题。

然而,儿童体适能和成年人的体能训练却是完全不同的课程体系。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亦不同,可以说儿童体适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体系。儿童体适能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兴趣,孩子们都是很感性的,喜欢的事就会全身心投入去做,不喜欢的一刻也坐不住,所以,课程一定要让孩子觉得“好玩”。课程是教练(老师)呈现出来的,孩子爱不爱这个课程,最初取决于喜欢喜欢这个老师。因此,我对儿童体适能教练的定位是让孩子们又爱又恨、又敬又怕,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趣味性。第一次课能让孩子爱上教练,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是怎么定义课程本身的“好玩”了。家长们会让孩子体验很多课程,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去学,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一个现象是,孩子学什么都无法做到坚持下去,总是学不多久就不想学了。从本质上分析,孩子最喜欢的是无拘无束的、完全自由的玩,但是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会越来越难。如果孩子内心的“好玩”一直停留在最初的自由状态,那他肯定是坚持不了的。我这里就有一个案例,5岁多的男孩子,年暑期开始上课。很典型的男生性格,不愿意被拘束,只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不能接受别别人比自己强。刚开始上课完全不理会教练的指令,不遵守教练的规则。对于这种孩子一味强调顺从肯定会让他反感,我会鼓励他自己提出一些想法,怎么改进训练的内容让他觉得好玩,另外通过运动积分的奖励机制培养他的规则意识,一个月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的训练项目都是班上最厉害的。然而,好景不长,新学期开学后要吃过晚餐才放学,周末也会有家庭活动,训练的频率降低很多。加上班上的新同学越来越多,其他小朋友练得多进步快,他逐渐落后了,变得不愿意尝试训练项目,连热身动作都不敢做了。所以,怎么持续让孩子觉得“好玩”,怎么让孩子持续保持主观能动性是首要任务。一开始孩子是觉得教练有意思,课程本身有趣,慢慢过渡到在同其他孩子竞争中获得成就感。对于晨晨,如果只是和别人比肯定没有了动力,所以更要鼓励孩子们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胜利。也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能够去欣赏他人。再下一步,鼓励竞争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不只是自己厉害,还要成为领导者,带领团队进步。最终,要让孩子具备的是运动家精神。抛去所有功利的目的,孩子们享受的也许只是运动后心肺的打开、大汗淋漓的畅快,甚至呼吸的加速、肌肉的膨胀都会让孩子兴奋,这就回归到了运动的本质。让孩子不只是看重结果,更能去享受过程。

解决了原动力问题,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孩子的性格特点。注意,不是身体条件,是性格特点!只要训练科学、规律,身体素质的进步是持续显现的。但是,最终决定孩子的进步速度、达到什么高度、甚至人生的成就高低是由性格决定的。有句话很有道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在学校,老师们能做的也很有限,毕竟一个班大几十个孩子,又有教育制度的限制,是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老师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儿童体适能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