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开篇所说,我们总是可以有两类视角来看待一件事情:一类是上帝视角,自顶向下的看待东西,哲学家很多这样;一类是经验的视角,这是自底向上的看东西。在漫长的历史里很多大事件其实与这两个视角有关。前者需要关注本质问题,关注的其实是一种共相,更像古代中国人讲的道,但对成败的影响确实没后者来的实在。以现实来看似乎真有价值的前者缺了些,有术、有法、无道,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尤其是落在人身上时。
英国作家杰斯塔东是个大胖子,由于“体积”过大,行动往往不太方便。但他也像罗慕洛不以矮为耻,“愿生生世世为矮人”一样,不以胖为耻。有一次他对朋友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三倍的男人。每当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时,便足以让三位女士坐下。”
F:嗯。三点印象最深。1.英国人真不会做饭;2.日本体操队男运动员上场前也化妆;3.北京奥运办得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