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脚每双鞋都有适合的主人!Hello大家好,这里是最懂你的WEN鞋评,我是果子。
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万众期待的李宁-全城9的实战测评,先来看看这双鞋的综合评价吧。
综合评价
适合的场地:干净的内场粗糙的外场灰多的内场及光滑的外场勿选水泥地慎选
适合的人群:体重85KG以下的朋友可适配几乎所有打法
适合的脚型:尺码正常扁平足轻微不适宽脚高脚背建议试穿
产品定位
球星支线鞋款
非性能参考项打分
轻质化:中等偏低
耐磨:中等
透气:中等偏低
性价比:中等偏高
舒适度:中等偏高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已经入手了这双鞋,讲真我觉得即使单纯只看颜值和基础配置,这都是会让我会有意愿买单的一款实战鞋。
但是今天我想先给它泼几盆冷水,我们先来聊聊它的一些小缺点。
首先就是鞋面的包裹,其实这双鞋的包裹算是非常不错非常紧致的体验,但是有两个小细节我会感觉不太舒服。
第一就是我会觉得鞋面和整个大底之间的联动感不是极致的,可能是因为今年穿过的花式穿鞋带扣的球鞋太多了,如果这双鞋的鞋带能像类似音速8low以及驭帅14low那样,通过鞋带能把鞋面和整个大底一起带动起来,那么它的包裹会更好。再次强调,这个单纯只是我个人体验上的一点不适感,整体的静态包裹还是非常出色的。
但是包裹上第二个小问题就是它的一个槽点了:后跟包裹。
讲道理只看这双鞋我其实觉得它的后跟不会出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运动中会感觉脚与后跟的贴合并不算完美。
这种感觉不是不跟脚,而且有一种不安感,因为你的脚不是严丝合缝地贴在后跟上的,这算是我个人认为这双鞋最大的性能问题了。
其实后跟能再多一组鞋带扣,我会觉得实际体验会好上不少。
然后就是它的抓地了。
必须要说因为刚开始去内场的时候,外底的涂层还没有磨开,但是这双鞋在文胖穿着压了3天马路之后我再去灰多的内场实战,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打滑现象。
但是在把外底擦拭得比较干净之后抓地就好上了不少。我个人觉得这双鞋是比较挑场地的,非常干净的内场,以及外场的橡胶底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灰多的内场以及那种特别光滑的外场,个人建议还是要慎重。
最后一点就是前掌的场地感。
这一点纯是因为我个人的打球习惯了,这双鞋的前后落差是非常小的,小到我觉得几乎就没有前后落差,所以对于特别看重启动速度的我来说,这双鞋的推进感没有那么强。
拆解素材来自于「快传体育」
而且前掌的真的是太厚了,脚感固然是好,但是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前掌是有一些拖沓的。
它前掌的感觉我会觉得跟Alphadunk有一点点神似,用料很厚实,但是对于小体重的朋友来说有些“过剩”了。
总的来说,除了后跟包裹之外,其他所谓的“问题”都只是针对我个人体验而言不太舒适的问题罢了。这双鞋整体来说还是非常香的。
从鞋面来说,必须夸赞的就是它的支撑。
虽然就是看上去最普通的工程网布,但是实际的韧性和支撑性都非常到位,在实际运动中你根本感受不到鞋面会有形变。
李宁的实战鞋一般鞋面都是很多层的,这也是这双鞋支撑性比较出色的一大原因。
然后就是全掌的脚感,前掌的还是一如既往的舒适,在这个价位体验到如此大面积的科技,我觉得单就这一点就让它物有所值了。
但是和驭帅13那种直给的脚感不同,因为它的外侧是一整圈云科技的包覆,对它的形变是有一定限制作用的,它在运动中的反馈是要比静态来的更明显的。
后掌的云按照文胖所说,堪称所有用到云科技的球鞋里最为舒适的了,这次的云调教得很软,加上这副超级厚的鞋垫,使得它的静态脚感非常优秀。
同时,因为它的外底是有上翻设计的,起到了一定包边的作用,限制了在落地时候的中底形变,缓震性能相较于一般的云科技来说也是要好上一些的。
整双鞋最出色的就是它的稳定性,抗扭不用说了,双层抗扭的配置,性能直接拉满了。
同时中底的承托盘也会给足弓位置提供一定的支撑,扁平足穿上是会有一点点不适的感觉,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一个程度,经历了一定的磨合是可以穿着的。不过内侧支撑文胖表示会有一点弱,但觉得也是够用的水准。
防侧翻方面,虽然没有明显的防侧翻角和多余的延伸,但是整双鞋的前后落差很小,稳定是比较不错的,而且作为包边的云材质也会提供一定的侧向支撑,总体来说还是没有问题的。
球鞋打分
鞋面包裹:8.5
鞋面支撑:9
前掌反馈:8.5
后掌缓震:8
抗扭转:9.5
防侧翻:8
抓地力:8
整体保护性:8.5
整体支撑性:9
整体稳定性:9
总分:86
虽然它整体的性能表现还是有一些小瑕疵,虽然这双鞋的体验并不适合我平时打球的风格,但是这双鞋我还是太爱了。
或许在绝对的颜值碾压面前,一些小的问题还是会被接受的吧。
左右的市场价格,前掌全面积的科技,稳定的性能,即使这块棉花糖没有甜到极致,但也足够让我喊一句:宁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