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买鞋不看中底,跟裸奔有什么区别
TUhjnbcbe - 2025/2/23 22:42:00
白癜风临床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0/5474656.html

如果奔跑是人类的潜能,那跑鞋就让这种潜能有了不断突破极限的可能。

一双好的跑鞋到底要如何挑选?

多数消费者往往先从外观和直观试穿体验去判断,上跑道跑了几圈才发现,那鞋子似乎并不适合我。

从性能构造和不同人群使用需求考虑,球鞋的选择真的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咱们从理工生角度为大家剖解如何从“中底”里挑选合适自己的跑鞋。

把球鞋鞋底看成一层层的堆叠,构造大致能分为几类:

大底(Outsole)——防滑和抓地力中底(Midsole)——稳定性、缓冲和回弹内底(Indsole)——通常会用鞋垫代替鞋面(Upper)——包裹与透气

假设把一只鞋子看作一辆汽车,大底就是车轮,中底相当于悬挂系统,鞋面则是车身。

没有中底,跑步时的震动会持续对身体造成运动伤害,这将有多少条腿要被跑残。

由此可见,中底是一双跑鞋的灵魂与精髓,也是最具科技含量的部分,绝大多数品牌厂商会在这里争个你死我活。

实质上,中底材质主要是EVA(含Phylon)、PU(含TPU)和橡胶。各运动品牌又会将这些材质进行改造和混合,在“分子层面”上形成自己的独门绝技。

技术和原理各不相同,一般消费者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简单的辨认方法是看鞋侧的标示,多数鞋款的系列名就是中底缓震技术的名号。

分不清楚没关系,下面挑选5个品牌具体聊聊它们的中底看家本领。

亚瑟士Asics

由日本鬼冢八喜郎先生创立的跑鞋之王Asics(亚瑟士),在国内影响力不算大,但多数跑者都了解:马拉松首选Asics。

年发明的GEL缓震硅胶,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大卖点。

到底有多厉害?鸡蛋从6米高空坠落在GEL减震胶上,一点都没有破!

这种物质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早前只应用于太空、潜水艇、防弹衣等高科技产品,全世界唯有Asics将它加进了跑鞋中底里。

加入GEL缓震硅胶之后,Asics还有数之不尽的跑鞋中底黑科技,减震能力可以用出类拔萃来形容。

从最普通的EVA改进成SpEVA减震中底再到Solyte轻量中底,直到演变至今的FluidRide双中底和FlyteFoam系列,每一种都应用至今。

竞赛选手更注重轻量化,建议选择Solyte中底,只是相对寿命不高;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长寿命应该比轻量更重要,SpEVA更适合;

顶级系列FluidRide双中底则是前两者的结合,轻量和寿命双管齐下;

年才推出的FlyteFoam中底,缓震性最好。

复合型中底结合GEL缓震硅胶,“跑鞋之王”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

耐克Nike

全宇宙都认识的Nike(耐克),品牌进入跑鞋领域时间并不长,进步还是有的。

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气垫了。

从第一双气垫球鞋AirForce1到大名鼎鼎的AJ系列,从基础气垫Air-sole、气量充足的高底盘开窗设计AirMax再到顶级高性能气垫AirZoom,钩子的Air技术覆盖大部分产品线。

气垫仅仅是内置在中底结构里的一部分,耐克现在大肆鼓吹的中底减震技术叫做Lunarlon。

它是耐克与NASA联合研制了36年的产物,灵感来自“走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通过一种类似材料折叠回弹的原理把Lunarlon泡棉包覆于Phylon中作为跑鞋中底。

Lunarlon+飞线组合几乎是如今耐克的跑鞋代表,特点是软/轻/灵敏,夸张一点说有蹦床的感觉。

软是真软,但不适合长跑,那只会让你有一种深陷泥潭的感觉。

另外也有用户反应Lunarlon不耐操,穿一段时间泡棉被踩实,登月般的脚感就没有了。

一句话总结:Zoom突破反馈快,跑鞋首选;Max大块头缓冲,篮球中锋首选;Lunarlon适合高富帅。

阿迪达斯adidas

很多人觉得adidas做跑鞋很业余,面对咄咄逼人的强大对手,最近几年也没有示弱。

阿迪的中底科技主要有天足、Bounce、ADIPRENE、ADIPRENE+以及现在最火的boost。其中天足因专利原因已成为老一代回忆;Bounce技术直接对抗耐克的Shox技术,均已逐渐没落。

ADIPRENE和ADIPRENE+只相差一个加号,实质区别很大。前者用于后跟减震,落地平稳不晃动;后者则是高弹性释放,有利于前掌迅速启动。

重点聊聊席卷全球的boost中底科技,它的出现直接冲击了整个球鞋生态,大有取代传统EVA的趋势。

之前NMD火得一塌糊涂,还有红极一时的ultraboost和“椰子”,这三个系列都用了德国BASF公司开发的缓震材料——boost

boost中底肉眼就能看出来,成千上万颗泡沫粒聚合在一起,人称“爆米花”。

制作相当于将高硬度TPU放在高压锅里爆米花,每一粒就是一个微型能量胶囊。

如果说耐克的Lunarlon是棉花的软糯感,那阿迪boost捏起来就有手打牛肉丸的Q弹。

用它制作球鞋中底,脚掌踩下去的瞬间吸收冲击力,抬起脚掌又反弹提供支撑力。它不是单纯的缓震还有储能,不让膝盖和脚掌承受过多冲击力,无论你体重大小都能体验到那种踩屎感。

弹力有多牛?一个金属球跌落测试就能说明一切,普通EVA在它面前根本不是对手。

无论全掌还是后跟都能通用,还有很强的耐寒耐热性(-20至40度),磨损程度极低是标准EVA中底的3倍,比耐克的Lunarlon强多了。

幸好财大气粗的阿迪达斯花高价买断了boost,否则如今有可能成为Puma和特步的囊中物。

索康尼Saucony

全球四大慢跑鞋之一的美国Saucony(索康尼)被誉为“运动鞋中的劳斯莱斯”,很多人对它还很陌生。

其GRID后跟减震+EVA中底是全球第一个能同时提供缓震和稳定功能的中底系统,号称可以适应不同人的脚型和步态。

GRID的科技原理就像打网球。鞋后跟是网球拍,你的脚是网球,每一次着地就像击球一样形成三维弹性网格,从而吸收冲击力并缓震。

最近几年,索康尼产品线开始换成了TPU材质Everun中底,和阿迪的boost类似能看到爆米花颗粒。

boost是直接做成中底,回弹强稳定性稍弱;索康尼则把Everun做成鞋垫和中底之间的3mm夹层,保证回弹之余强化稳定性。

对某些使用者来说这样的“双层鞋垫”可能有些挤脚,直到今年新发售的FreedomISO才使用纯Everun中底,售价较高。

美津浓MIZUNO

U4IC中底在美津浓专业跑鞋中最常见,它让鞋子重量减轻30%,依然拥有和前代AP+相同的运动性能和舒适度,重量轻透气好对于长跑有很大帮助。

正如GEL之于亚瑟士,WAVE波浪减震科技就是MIZUNO(美津浓)最引以为傲的本领。

波浪插片夹在中底和大底之间,利用波浪形状分散冲击力并吸震,将稳定性和减震二合为一。

光是这波浪片,美津浓就针对不同跑者研发了多款鞋型。

平行波浪(PARALLEL):基础标准WAVE,分散冲击均匀分布;扇形波浪(FANSHAPED):内外侧不同高度,适合运动量较大和轻微扁平足运动者;双层扇形波浪(DOUBLEFANSHAPED):适合大体重大运动量和扁平足运动者;无限波浪(INFINITY):脚感偏硬,适合跑步和综合训练;闪电形波浪(ZIGZAG):Z形曲折形状防止横向移位变形,适合篮球和排球运动。

除此之外还有综合了各种材质、构造和形状的交互运用——Compact、Skeleton和XWave,为专业人士所准备。

看了这么多,光是一块鞋底就有那么多讲究(可况还有大底内底和鞋面),仿鞋想要%做到真品跑鞋的脚感,恐怕挺难啊。

如果你想坚持一项运动比较长时间,那最好针对这些技术选一双适合自己的专业跑鞋。

(PS:本文仅带大家初步认识“中底”概念。以上5个品牌并不能概述目前市面上所有中底技术,有兴趣的朋友不妨Google一下深入研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买鞋不看中底,跟裸奔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