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腿部线条不直,是否足部外翻?
足部外翻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常伴随扁平足?
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会导致脚部畸形吗?
需要治疗吗?如果需要,应挂哪个科室?
别急着离开,尤其是家中有3岁以上孩子的家长,请立刻检查孩子的鞋底——因为如果足外翻的情况依然存在,可能需要进行矫正干预了。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足外翻
直观地看,如果你家宝贝的小脚丫在站立时与下图相似,那么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足外翻的情况。
在家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初步检查孩子是否存在足外翻的情况:
1)光脚站立观察
让孩子脱掉鞋子,站在地面上。
如果存在足外翻,足内侧会与地面紧密贴合,而足外侧则会与地面留有缝隙;从后面观察,脚后跟应该位于正中位置,但如果偏向外侧,则可能存在足外翻的情况。
2)观察孩子鞋底
检查孩子经常穿的鞋子,特别是已经穿了一段时间的鞋子。
如果鞋底内侧磨损严重,而外侧几乎没有磨损,这表明脚掌压力过度集中于内侧,可能是足外翻的表现。
正常情况下,鞋底的磨损主要集中在鞋跟和鞋尖。
但如果存在足外翻,脚在着力时会偏向脚掌内侧和大脚趾,鞋尖内侧部分的磨损则会更加明显。
PS.相反的,对于有足内翻的人,脚掌着力点位于脚掌外侧的小脚趾附近,因此鞋尖部分的磨损会出现在双脚的外侧。
孩子为什么会足外翻?需要治疗吗?孩子出现足外翻,大多是由于扁平足所导致。
如果孩子走路没有出现疼痛,步态正常,能够走较远的距离且未影响平衡和运动功能,通常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
生理性足外翻,无需过度担忧
孩子出生后通常都是扁平足,大多数在2~3岁以后才会形成足弓,因此在此之前的足外翻多为生理性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足弓是由跗骨、跖骨的拱形砌合形成的结构,由足底的韧带、肌腱等具有弹性组织加固,呈现出一个向上的弓形,内侧比外侧高。
而扁平足的脚底是平的,内侧塌陷,导致外侧出现外翻的表现。
生理性的扁平足通常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改善并恢复正常。
什么时候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如果孩子在3岁以上,尤其是5岁以后,仍然存在足外翻的情况,即使没有疼痛症状,家长也应予以重视。
足外翻对骨骼的影响是长期且缓慢的,现在没有症状并不代表以后也没有症状,因此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尤其当孩子在行走后出现脚痛、膝盖痛的情况,或者在长时间/长距离行走、跑步后出现脚部疼痛、肿胀时,应及时就医以查明原因。
此外,扁平足与遗传因素相关。如果父母双方都是扁平足,子女患扁平足的概率约为45%-57%;如果父母一方为扁平足,子女患扁平足的概率为21%-24%。
足外翻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孩子足外翻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运动能力、身高和生长发育等方面。1)影响运动能力足外翻会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降低运动速度、耐力和弹跳力,同时可能影响平衡感,导致孩子在跑步时速度较慢或容易摔倒。
2)影响发育和身高由于足弓塌陷导致下肢力线改变,可能会影响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形成X型腿。与正常腿型相比,身高可能会相对矮小。
3)造成不适和疼痛孩子在行走时由于缺乏足弓的缓冲,容易感到疲劳。严重的足外翻还可能累及足部和膝关节,导致退行性病变和关节炎等疾病,引发疼痛症状。
足外翻怎么治疗最佳治疗时间是几岁家长们如果对孩子的足外翻情况有所担忧,不确定如何判断或想要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检查。
足踝外科、儿童康复科和骨科都是可以考虑的科室。
对于足外翻的治疗,通常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的方法。这包括康复锻炼、穿戴矫形鞋、佩戴支具等。
如果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改善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最佳的治疗年龄是3~7岁,越早干预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成年后骨骼已经定型,除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