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走路是头等大事,有的宝宝学得快,有些宝宝学着学着就出现了内八字、足外翻,有的宝宝学得慢但是走得稳…
虽然有些孩子能比较早就学会走路,让旁人看起来很羡慕,然后攀比谁更早学会走路来证明宝宝“更聪明”,但其实不太建议这么做,让宝宝提早学步的弊端是非常多的,例如对全身骨骼的影响,对脊柱的影响,对视力的影响,对大脑/神经发育的影响等等。
一般孩子从坐到走的时间段区分是这样的:孩子3-6个月为匍匐、翻滚阶段;6-10月从坐到爬;10-12月学习站立;周岁之后才学习行走,通常是在15个月左右才能顺畅走路。
孩子过早学步的危害及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1、宝宝在婴幼儿阶段时,骨质是非常柔软脆弱的,根本承受不了整个身体的重量,当双脚的负担过重,会使孩子的肌肉和韧带受到损伤,影响足弓的形成,进而造成扁平足、乃至足外翻等并发症,祸害终身。
2、宝宝骨骼中的钙质是较少的、水分及有机物含量较多,过早学步时下肢负担过重,容易使骨骼变形,造成腿部骨骼畸形,例如“内/外八字”“X型腿”“O型腿”。
3、通常宝宝在第一年,脊柱的发育快于四肢,若未到相应的月龄就学习坐、站、走的话,可能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影响其身高。
4、宝宝年幼时,视力发育不健全,看不清距离较远的事物,过早学步会使宝宝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致使眼睛疲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在宝宝的适龄阶段学走路,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日后孩子发育时就有较高的出发点,我们应该多注意以下方面:
1、宝宝学步时,家长应扶腋下或腰部,安全的同时避免意外引起脱臼。
2、不要依赖学步车,学步车会阻碍宝宝平衡感的形成,延缓发育,甚至会导致宝宝掂脚尖、腿脚无力等问题。
3、循序渐进,多点耐心。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学走的速度也不太一样,比较勇于尝试、不怕摔的孩子,可能没多久就开始不扶东西,在两个物品之间移动,例如从沙发走到桌子;而有些孩子可能会采取走走爬爬的方式来前进,这都是正常现象。
(初学走路,孩子会将手举高在身体两旁,主要是帮助身体平衡,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就会逐渐不需要举手了)
4、多鼓励,等孩子对走路有信心时,父母可以在距离两三步的地方,呼唤宝宝自己走过来,如果宝宝勇敢地自己走出来,父母就要立即给予肯定,然后再拉长走路的距离。
(如果见到宝宝摔倒了,先观察一下有没有受伤,如果没有,试着拍手或伸开双臂鼓励他,让宝宝积极面对人生的“小挫折”)
5、学步期应更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尤其是钙质的补充。
6、宝宝还没有完全学会走路时,光脚才是更合适的选择,因为脚上分布着诸多末梢神经,需要去接触不同的材质和物体来刺激它的触觉,实在需要穿鞋的话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机能鞋。
7、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比跟其他宝宝攀比,让宝宝自己探索,切勿拔苗助长。
总结下来,孩子学步的关键就在于“学”字。
第一要等到孩子身心都准备好学的时候,再开始学步;
第二要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探索、累积经验,别太依赖外部帮助或太心急了;
第三要对孩子有耐心、有信心,这是健康学步的核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后,总会迎来结果的,各位爸爸妈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