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世界上,谁的钱最好赚,那必须是——女人和孩子。而妈妈恰好集这两个角色于一身,在卖家的眼里,简直是一块大肥肉。
要知道,父母都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东西,创造最品质成长环境。因此,父母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商家们精心布置好的养娃“陷进”里,乖乖地交上一笔不菲的养娃智商税。
都说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税叫做养娃智商税。其实交点智商税,顶多损失点钱。但很多智商税送的不仅是钱,还是命。
今天,小编为大家来盘一盘那些养娃路上容易交“智商税”的大坑,你也可以算算自己到底缴了多少了?
NO.1学步车——走出O型腿
养娃头号骗子学步车,它以每秒1米的速度带着宝宝原地“起飞”,表面上宝宝玩的开心,爸妈也带的省心,实际上这个“临时保姆”,却是宝宝腿部畸形的元凶。半岁大的宝宝,骨骼结构以软骨为主,富有弹性,肌肉力量较薄弱,如长期被搁置在学步车上,小腿受身体压迫就会出现O型腿,长此以往,扁平足、外八字还会找上门。
更奇葩的是学步车对走路毫无帮助,调查发现,用学步车的宝宝比没用的还要晚一个月才学会走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儿科学会(AAP)就呼吁禁止售卖儿童学步车。年,中国也发布了《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不建议使用婴儿学步车。《指南》指出,婴儿使用学步车是重要的跌倒危险因素,曾是发达国家造成婴儿跌倒死亡的重要原因。
欧洲曾调查了名婴儿,发现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爬行、直立行走的时间普遍比未使用学步车的婴儿晚3~4周。因为学步车使婴儿保持直立姿势,使婴儿难以把握走路的平衡和距离。只要离开学步车,很容易站不稳。宝宝在学步车里常常是踮着脚的,只靠脚尖用力,带动轮子滑动。
这样一来,宝宝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都无法得到锻炼,一旦脱离学步车,还是不能独立行走。
所以这种费钱又伤身的装备,建议家长们还是赶紧扔掉吧!
NO.2定型枕——睡到窒息
中国传统“睡扁头”,祸害了好几代人(包括我),近几年倒是辟谣有效了:饱满的头型才是正常审美,睡扁头是强行改变头颅发育。
但是又有新花招——定型枕,就是个凹槽枕头,号称能预防偏头、扁头。定型枕头一般是凹槽户型,宣称可以改善头型、预防偏头等问题,但是小孩一般熟睡时基本上不会改变睡姿,因此定型枕头的功效很难实现。
而且,这个号称可以让宝宝告别扁头、偏头,睡出美丽头型的“大师”,竟是一个“睡眠杀手”。定型枕一点都不安全,美国儿科协会指出,3个月内的宝宝使用定型枕会增加窒息猝死的风险。
在年~年间,这类产品被确认造成13名美国婴儿死亡。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也把这类定型枕拉入育儿黑名单,提醒家长不要使用。
有的妈妈会问,定型枕不能用,那普通的枕头呢?
实际上,1岁以内也没有必要。枕头的作用是支撑颈椎,填充颈部与床之间的弯曲,但是新生儿的颈部还没有弯曲。在“颈曲”尚未形成之前给宝宝枕枕头,会让他们的颈椎产生不必要的压力,造成头部前倾等现象。而且人为造成的弯曲,还有可能会压迫气道,造成宝宝呼吸不畅,引发窒息风险。
所以,对于小宝宝来说,最舒服的方式就是不垫任何东西。
NO.3哭声免疫训练
这项训练会火就很离谱,逻辑本身奇葩,而且后果很严重,曾有新闻就是因为父母“哭声免疫训练”没有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