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孩子挑选一双适合的鞋,不要让孩子穿错鞋 [复制链接]

1#

宝贝从爬行发展至站姿再到最后阶段”行走“,面临的挑战是越来越大。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宝贝学会走路的那一刻家人总是欢欣鼓舞,然而行走初期,跌倒、脚酸、要大人抱…等状况却也是宝贝们最常发生的意外事件,鞋子对行走能力的影响首当其冲,鞋子本身的包覆性、鞋底的软硬度、足踝的支撑性、鞋统及楦头的高度及宽度都会影响宝贝的行走动机及步态成熟。

宝贝经常跌倒?总在全家出外踏青时抱怨脚酸?我们总是在孩子跌倒时请他自己站起来,但我们得了解孩子跌倒是真的不小心;还是先天足部结构从中作梗?足部结构及鞋子的功能影响孩子的行动能力及探索学习,进一步影响脑部全面发展、整合与协调。鞋子应提供孩子良好的稳定度,减轻宝贝的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对鞋子能避免宝贝的足部变形,维持宝贝正确的骨骼排列与肌肉协调性,远离脊椎侧弯、扁平足、O型腿、大动作协调不良的烦恼,让您的漂亮宝贝“坐的直;行得正“。因此,给宝贝一双减轻负担的走路工具,是让宝贝赢在起跑点的最佳良方,引领他们探索新世界。

学走鞋及学步鞋的不同

学步鞋的材质柔软,就像袜子一样包覆着正在学习行走的脚,因此舒适、保暖、透气、防滑是学步鞋的主要功能;目的则是让小朋友习惯穿鞋的包覆感。学走鞋的质地较为坚硬,支撑性也较佳,通常为孩子的走路鞋,鞋底及后跟的部分稍硬,在学习走路的同时尽到保护的功能,防止小朋友踢到家具等障碍物;表面包覆孩子脚背的部分稍软,提供孩子良好的舒适度,增强孩子的行走探索动机。

各阶段的选鞋技巧

婴儿时期的学步鞋:因为宝宝才刚学走,所以只要材质柔软、透气、保暖、具有保护宝宝皮肤的功能,方便服装搭配即可。

1~2岁幼儿学走期:舒适、合脚、防滑的平底婴儿鞋是基本配备。2~3岁幼儿学走期:宝宝的鞋子以能完全包住脚的包鞋为优(最好包到脚踝),此外同时必须考量支撑性与止滑性,且为了保护脚,鞋面会比婴儿鞋显得略硬一些,因而整体来说,学步期的鞋子会比婴儿期的鞋子来得重些。

幼童期:大约三岁~七岁左右,宝宝的脚将逐渐发展成为幼童阶段的脚型,这时孩子脚掌的外型会渐渐变窄、迅速朝纵向发展;且足弓开始屈起,脚跟曲线也开始像成人脚跟的外型。此阶段孩子跑、跳的运动机会多,因此这时黏扣带设计的鞋子,会较方便孩子穿着,同时也可以避免鞋带扣上的鞋带松拖被绊倒的情形。而且,最好鞋子具有足够的弹性且符合的宝宝脚型。

1.选鞋基本原则

在挑选鞋子时,应尽量挑选软硬适中,吸震或避震性好的鞋款鞋前端宽度要够;鞋子要柔软有弹性,可以适度的弯曲;小宝宝脚型还未固定前,不要买有跟或造型太奇怪的鞋子;鞋面设计柔软、安全,以免小宝宝玩鞋子时受伤;买鞋前应该要先试穿;鞋底的纹路设计则要有止滑效果。孩子试穿后,应让孩子在现场利用三到五分钟穿着走一走、跳一跳,甚至跑一跑,并脱下来看足部骨突处是否有任何的压红点,避免过度磨擦而破皮。

2.尺寸挑选

太小:孩子的脚丫子挤在鞋子里会有压力点,造成破皮或擦伤的情形,若没有适当照顾,易引起细菌感染!此外,鞋子太小会影响孩子足部发育,即足部骨骼排列,进而影响足部功能。

太大:鞋子无法提供适当的稳定度,造成下肢肌肉必须花多余的力气,去维持下肢的稳定度。一来孩子容易累,二来孩子容易摔倒。所以建议家长不要为了省钱买过大的鞋,觉得可以穿比较久,其实会让孩子的肌力发展失去平衡喔!

切记!帮宝贝选鞋时,一定要让宝贝试穿!合适大小为脚放入鞋子后,鞋子空隙多0.3公分或一指幅为原则!

3.换鞋频率

约半年换一次鞋!但如果孩子的运动量较大时,必须去检查孩子的鞋底是否已经磨损!磨损的鞋底会影响鞋子对关节的保护功能,影响孩子的肌力平衡,所以爸妈记得要定期观察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