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90621/7235802.html走路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每个人的走姿都不同,这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王源似乎总是喜欢用脚尖走路。
“行走的种草机”石原里美走路姿势昂扬雀跃,能从中感受到她的性格。
《迷雾》里的金南珠,走出了霸道女总裁的姿势。
看着她走路的样子,你会相信她可以解决一切难题。
*和刘涛的走姿,诠释了“职场新人”和“企业高管”的差别。
*穿起高跟鞋走路每一步都不虚,脚步轻快自信。
*走路脚往外面撇,外八字明显。
张嘉译走路一步三晃,具有独特风格的走姿。
这个姿势看起来很酷,却隐含了张嘉译的无奈,因为他的腰有病,强直性脊柱炎。
走路时的体态往往还能反映出我们的健康问题,甚至是疾病史。不正常的步态不仅可能为健康亮红灯,还容易增加日常活动的危险。
《健康与美容》杂志中,就为大家介绍过行走方式影响健康,我们马上看下吧!
01拖地行走,会使脚后跟和小腿干燥
指导行走方式和改善姿势的皮肤科医生山本绫子女士从多数特应性皮肤炎患者的治疗经验中得出了划时代的新结论,“发生湿疹的部位和行走方式以及姿势有关。”“小腿和脚后跟的干燥也跟行走方式有关。”
鞋底和鞋子侧面相互摩擦,行走时鞋子摩擦发出声响,鞋底磨损快,出现一侧摩擦厉害的情况,行走声音特征明显,行走较慢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山本女士说:“错误的步行方式是主要原因,小腿和脚后跟会出现干燥的情况。”
重点就是血流。山本女士说:“血流停滞的位置,细胞中营养难以到达,就容易出现干燥。”具体原理是这样的。上提足尖,如果无法从脚后跟开始着地,就无法充分使用小腿的肌肉,导致血流恶化、变干燥。脚趾用力踢地面,脚腕如果不动的话,连接脚后跟和骨骼的小腿肚肌肉因为无法得到运动,脚后跟血液循环恶化,就容易引起干燥。
山本女士说:“行走应以股关节为支点而不是膝盖为支点。从脚后跟开始,只要采用踢地面的行走方式,就能改善干燥情况。我自己也是改变了行走方式之后,没用药,脚后跟就变得光洁如新了。”
02节奏性训练,预防步行摔倒
高龄者摔倒可能导致骨折是一个重要问题。石井教授就预防摔倒对策提到:“目前为止,都提倡强化肌肉力量训练,但是,节奏性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
提到“节奏感”,可能有人会感到吃惊,但是据说“人在行走的时候会在无意识情况下决定速度、脚的着地位置,并且以此为基础在脑内形成节奏。这种节奏会被传送到中枢模式发生器,腿部肌肉就会遵循这种节奏运动。
但是,伴随年龄增大,难以按照这种节奏运动双脚。就会导致摔倒。”也就是“身体具备的节奏能力下降”,这也是大脑老化的特征之一。特别困难的就是画弧行走。
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同时内侧和外侧的步幅还需要进行改变,属于“高难度动作”。
现在,石井先生在每日训练和健康运动教室中导入节奏性训练。是一种用手叩击确保节奏不乱的训练方法。
另外,节奏训练在年轻时是否需要呢。石井先生表示:“体育运动需要节奏感。节奏性训练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十分有效。另外,应该还能预防脑部老化。”
03每天步,预防疾病
走路是能够预防许多疾病的运动。
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研究所的青柳幸利先生针对请群马县中之条町65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佩戴运动量计记录24小时的活动量,分析出了不易患病的身体运动量基准(下图)。
请名65岁以上的男性、女性佩戴运动量计进行24小时监测。分析1天的步数和中强度活动量与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表中A~D组是将一年中平均运动量按照运动类型分成4组后的情况。
A组:平均步数步,中强度运动时间5分钟
B群:步,20分钟
C组:步、20分钟
D组:1万步、30分钟
比如说,从图中可见为预防骨质疏松症、骨折需要行走步以上,坚持中强度类型的运动15分钟以上就能够预防。中强度是指最大氧摄取量的50%~60%也就是3~4METs的运动量。
青柳先生说:“如果是步行,用可以说话,但是无法唱歌的行走速度即可。”那么,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需要认准哪些目标呢?
青柳先生的建议是十分明确的。青柳先生说道:“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病的基准线是步以上,包含快走等20分钟以上中强度活动量,以此为目标比较理想。”这是因为将年平均活动量按运动类型分成4阶段,分组观察时,上层的C组和D组的健康度没有什么差异。
另外,超过步的话,青柳先生说:“免疫机能可能反而会下降”,因此没必要过度苛求。使用能够把握每天身体运动量的运动量计就能够轻松了解目标。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卡路里到底长啥样?
霍尊的长发居然是这么保养的
65kg*腹肌登上热搜
如何解决扁平足、大脚趾外翻?
点击?订购
健康与美容
99%的爱美女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