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点击上方文字,跳转文章)}
()我质疑一个问题:您说“阿罗汉果心以潜能的状态永远依偎在涅槃中、受用涅槃”,又说“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一人一个’的”,何以阿罗汉永远独自享用涅槃“极乐”,而永远弃舍此世父母和众多过去世有恩的父母于不顾,任由他们轮回生死乃至堕落恶道长劫受苦?不是忘恩负义吗?
()你的责备仅在特定前提下成立。凡夫轮回生死乃至堕落恶道长劫受苦,这是凡夫的错,不是圣者的错。这是凡夫自己造成的,不是圣者造成的。我捅的窟窿我有义务去堵,不是我捅的也要我堵,这不讹人么?!圣者对救渡众生没有义务,圣者只负责指出道路,剩下的事都是凡夫自己的义务。
至于为什么不长久住世指出道路,这不是圣者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观规律不允许!佛都必须入灭,何况阿罗汉!所以阿罗汉只是比佛渡的众生数量少一些,二者都只能渡有限数量的众生。渡无量众生,前提是要有无住涅槃;然而不幸的是,贵派的无住涅槃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凡夫一厢情愿的美好幻想,没有任何有情能真的达到无住涅槃!您在用一个臆想的标准去责备达不到此标准的人。除非您能证明无住涅槃真的存在,否则您的责备就不能成立。要证明无住涅槃真的存在,这基本等于要证明常住真心真的存在——这是不可能证明或证伪的,这是信不信的问题。
您说:“凡夫轮回生死乃至堕落恶道长劫受苦,这是凡夫的错,不是圣者的错。这是凡夫自己造成的,不是圣者造成的。我捅的窟窿我有义务去堵,不是我捅的也要我堵,这不讹人么?!”
那么类比说:“父母贪食中*受苦乃至丧命,这是父母的错,不是我的错。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不是我造成的。我捅的窟窿我有义务去堵,不是我捅的也要我堵,这不讹人么?!”可以成立吗?
您只顾煽情,不讲道理。于情,应该渡一切众生;于理,不能渡一切众生。只有属于少尘垢种类的众生才能被佛法救渡,不能怪圣者不慈悲,只能怪众生朽木不可雕。朽木就是朽木,万能的神可以把朽木变成栋梁之才,但佛不能,佛不是万能的。
无情之理不正是忘恩负义吗?哪个忘恩负义的讲不出自己的“道理”?若讲正理,何不理智承认忘恩负义?
我也曾做过众生的父母啊!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父母,众生曾于我有恩,我也曾于众生有恩啊!大家扯平啊!谁也不欠谁啊!众生无始以来互为仇敌,众生曾于我有仇,我也曾于众生有仇,大家扯平,谁也不欠谁。只说恩,不说仇,这不忽悠人么!因为恩仇不愿舍离世间,这是愚痴执着,不是大悲!
您说:“我也曾做过众生的父母啊!……只说恩不说仇,这不忽悠人么!”由此您可对父母“扯平”,不用报父母恩吗?世俗儒家童蒙养正的《弟子规》尚且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您说的道理能算正理大道吗?
()放下怨,也放下恩,怨不再报,恩也不再报,出离世间的恩怨。今生报父母恩只是情执未断所以不忍心,对过去世的父母,情缘已了,再相遇时已是路人,没啥不忍心的。
庄春江译《(南传)增支部2集33经》说:“比丘们!什么是非善人地?比丘们!非善人是不知恩、不感恩者。比丘们!因为这被非善人称赞,即:不知恩、不感恩的情况。比丘们!这是全部的非善人地,即:不知恩、不感恩的情况。而,比丘们!善人是知恩、感恩者。比丘们!因为这被善人称赞,即:知恩、感恩的情况。比丘们!这是全部的善人地,即:知恩、感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