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运用3D打印技术推动康复医学 [复制链接]

1#

为推进3D打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推动数字医学与临床相结合,让3D打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近日,医院(医院)主办、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骨科康复治疗新进展研讨班——3D打印技术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学习班在深圳举办。

上海交通医院王金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文华教授等10余名专家,围绕3D打印在骨科康复临床中的应用做了精彩剖析与讲解。

年11月,医院(医院)成立3D打印门诊。此后,与上海交通大学3D打印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医院特色,从康复辅具、矫形开始,开展了矫形鞋垫、外固定支具、脊柱矫形支具、颈椎矫形枕等业务,并逐渐发展制作3D打印康复三维模型。这种更个性化的骨折康复治疗方式,优化了医患沟通模式,让康复指导更加形象、具体,逐渐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平乐3D打印门诊。

13岁患者芳芳因为脊柱侧弯来到医院(医院)3D打印门诊就诊,侧弯度数为20°,医生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扫描、设计、打印后,制作出更加贴合且透气性更好的脊柱矫形支具。佩戴完3D脊柱矫形支具后,通过x光片显示,芳芳侧弯的情况已有矫正。

据医院康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科室接诊的患者中,大部分是青少年脊柱侧弯、扁平足患者。3D打印的矫形支具与传统矫形支具相比,具有贴合度、透气性都更好,外型也轻巧的特点。最重要的是,3D打印的矫形支具的力学矫正角度更精准,因此治疗效果也更好。

下一步,医院(医院)还会将3D打印与传统正骨相结合,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整复术前运用3D打印骨折模型,可对骨折情况可视化再现,对是否适合闭合复位以及如何规划复位可提供详实参考。对于闭合复位术后,可再次3D打印复位后模型,直观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更精准化方案。

3D打印技术是装备制造业的一次革命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医工结合”新模式的推广将推动康复医学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经济的产品和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

内容来源:读创

编辑:李子莹

责任编辑:孙亚菲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