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你的最爱:《面条》《野果》《野味》《野菜》《骨头丸》《拆骨肉》《香油果子》《舌尖》。
《那些年背着煎饼去上学,你捎什么咸菜?》一文发出后,引发了一代人的共鸣,纷纷开启了怀旧模式。
这里分享几则来自朋友圈、看一看和聊天对话的留言,原汁原味,生动有趣,纸短情长。留言比文章更精彩,信夫!
为便于阅读,渔舟唱晚添加了标题,划分了段落。
不是滋味曾善*(oak)
关于煎饼,想起长辈说的我一个舅舅的故事,带了煎饼放宿舍,结果上铺的同学尿床,给弄上尿了。没有办法,也得吃啊,一个月的干粮。我那舅舅也是咱们一中的校友。
最有意义的教育陈维津(天高云淡)
82年我在院西中学文科复习班学习,有一次早饭时,校长王康万到教室巡查,看到我从绿色的厚油纸里拿煎饼吃,他伸手说:“借你一张用用,用完再还你!”我忙说:“不要了,不要了!”
当天学校在操场上举行了全校师生大会,王校长讲着讲着,忽然拿出来一张煎饼说:“很多同学吃的煎饼,时间一长就变质了,主要是水分大了!看这张,略微有点干,但保存的好,同学们都和父母说说,别把煎饼弄的太湿……”
还有一次,是因为煎饼拿少了还是因为姐姐送饭送晚了,反正我包袱里的煎饼空了。中午下班时,我将包袱里的煎饼渣子抓在手里就离开了教室,躲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几口就把煎饼渣子吞下去了。下午只好忍受着饥肠辘辘继续学习……
大意失猪肉刘耘
我可能不大一样。腊菜头子泡一泡,炒肥肉,咸味还在,但是很香!
另外,很多同学都是走五十多里路去上学,我不走。老娘给我五毛钱坐车!本来我营养不足,扁平足,走到日照费事了。
还有一次,过年,老爹用罐头瓶子给我装了猪头肉,结果,左右的同学得以尝鲜,但是别的同学也看见了,同住一个屋的初中娃娃也看见了。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去通铺二层房梁上一摸,坏了!空瓶子!
不解风情的煎饼梅花香(icicle)
看老师的回忆,也想起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我在金陵店上初二,同桌是于家庄子的男生,那时男生女生不怎么说话,他在中间划 ,我不小心过线了,他推我把我晚自习用的煤油灯打落在我放桌边的饭蓝子里了,煤油撒到煎饼上了。
那是一周的饭,刚刚到周一,意味着我余下的四天没饭吃了,我一下子就哭了,为了母亲辛辛苦苦烙的这摞煎饼,也为自己没饭吃发愁,那个男生也吓坏了,把他的煎饼给我,他说他家近,中午他回家偷点回来,那时断不敢跟家长说浪费了煎饼的。我看了眼他的煎饼,黑乎乎,没法吃,就没要,一直在哭。
后来还是班里的女生每人匀了一个煎饼,我少吃点,挨过了那个周,撒上煤油的那包煎饼也没舍得扔,放床台晒干,带回家用水泡了泡喂鸡了。
亏本的买卖程炳红(ChengB-h)
高一时,早饭是在早自习之后,我爸给我带的早饭是馒头夹鸡蛋,每每看着周围的同学啃着粗硬的煎饼,实在不好意思拿出自己的白馒头,最后想了个办法,把馒头分给周围的同学,换一点他们的煎饼,还要表现出很爱吃的样子。
后来可以在食堂入伙了,家境稍好的同学就可以入伙,每天早上公庆亮等几个同学去食堂用大铁皮桶抬来黑乎乎、粘乎乎的干饭,每个入伙的同学分一碗,那些家境稍差的也只能还啃着他们的煎饼。
想想那时候艰苦的岁月磨砺了人的韧性,所以以后的人生路上,再大的苦也能咽下去,我们家老王头就是个例子,我这甜水里长大的,就不行了!
违反家规范杰(fanjie)
以前家家有盘磨,人生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推磨这活人不愿意干,驴都得蒙着眼。煎饼最好吃的是用新地瓜新麦子,鏊子上刚揭下来的时候,就着烟火气,吃出赛过蛋卷的香味。煎饼啥都能卷,花生盐,*尖子鱼,荠菜大酱,小豆腐都是美味。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大约83年的时候,家里生活不宽快,肥肉炼的大油凝固了放一个罐子里慢慢吃。趁人不注意,我拿一个煎饼,狠狠地抹了一大勺子大油,气的娘拿刀要杀我。
还有后来上一中,娘送来几个煎饼,卷的肺一样的东西,我分了一个给同学,周末了回家才被告知那是衣包子,那个同学和我一起大补了一回。
与鼠共赏岁月静好
煎饼放教室里,晚上被老鼠咬了一匹子。吃的时候,用手把老鼠咬的地方抹一抹,照样吃了。
直到今天,常常做恶梦,梦见煎饼被老鼠啃光了。
母亲的煎饼最香魏本燕(许诺)
煎饼是母亲用地瓜烙的,如雪白,如纸薄,不干不燥也不容易坏。母亲用心地把它们叠成长方形,好放又好卷。炒粗盐,咸鱼干我没吃过,可咸辣菜条我带过,只不过母亲用面裹了用油炒过,又咸又香。
煎豆腐我也带过,不过母亲把它们制成了咸豆干,可以放很长时间。当然我带的最多的是花生米,母亲用灵巧的双手把它们炒熟,粉红的外皮感觉还是生的,可是里面已经又脆又香。
看到老师描写吃煎饼的情形,忍不住流下泪来,感恩那些艰难的求学岁月,感恩在贫穷的日子里母亲用巧手为我做的煎饼。
现在母亲年纪大了,烙不动煎饼了。有时从小卖店里买来机器煎饼,吃在嘴里软塌塌的,总是觉得少了一份韧劲,少了一份倔强!
有温度的煎饼王桂娟(杜鹃花开)
到五莲一中上高一,我们班转粮吃伙房的同学轮流值日去伙房打饭,没转粮的同学依旧是从家里带煎饼,吃辣菜疙瘩,喝白开水。
每每我拿着馒头,就馋煎饼。最后壮壮胆,弱弱的问一声我的老乡同桌:你吃馒头,我吃你的煎饼行吗?同桌惊愕的长大嘴巴,那个表情我至今记忆犹新。他突然着急的一把塞给我两个煎饼,然后夺走了我手中的白馒头,狼吞虎咽。后来才知道,每当他看见我吃馒头,都馋的咽口水。啊啊,原来交换着吃,满足了彼此的欲望啊。
再后来,后桌也是初中同学兼亲戚的宋瑞光同学回家给我带来了一大摞煎饼,我滋的要跳起来。记得大学毕业,我还念念不忘他送给我的煎饼,特地买了礼物去他家,感谢当年的煎饼之恩。
一周36个煎饼桑进彩(桑子)
关于煎饼的记忆贯穿了我的整个中学时代。上初中和高中我都寄宿学校,每周固定的36个煎饼外加一袋干炒花生米,上学的那些年我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吃了多少煎饼。不管是什么季节,煎饼硬了还是散了都要努力的把它吃下去。
那时候真是吃够了煎饼,以至于现在对煎饼还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偶尔外出游玩,来个煎饼卷大葱或者烤鸡算重温记忆了但心境已不是当年。高三最后一学期才正式告别煎饼时代,过上了吃馒头冲刺高考的日子。
煎饼也会开玩笑
田玉莲
我有个本家的嫂子,时间大约在九十年代。她跟我说她尿频。问我有什么办可以治疗。她之所以问我,是因为她觉得我有文化,似乎可以知道治疗的良方。在五莲家乡,小叔子和嫂子是可以开玩笑的。我凝眉思忖半刻,很认真地对她说:“你把一张煎饼,撒上一泡尿,再把煎饼铺在炕上,铺着煎饼睡一宿,然后把煎饼吃了。就能治好这病。”嫂子见我不喜亦不笑,问:“真的么?”我又很认真的说是的!后来不知嫂子照做了没,反正也没再提尿频的事!
煎饼黑了一年
梅凤云(在路上)
上初三那年,四叔在潍坊住院,婶子陪床。秋收时节,父母先把四叔家的地瓜切完,才切的我们家的。结果四叔家的瓜干晒干拾起来了,我们家的却赶上了连日阴雨,那么多瓜干几乎全烂了。
那年烙的煎饼就是黑的。我每顿饭拿出两个煎饼来,根本咽不下,用饭盒泡点咸菜,再把煎饼也泡在里面一起吃掉,就这样度过紧张的初三学习。那年冬天早晨跑步跑一圈就掉队,寒假回家邻居给我剪头发,站在那儿竟然突然晕倒,惊慌了母亲……
从初一到初三,长了毛的煎饼带回家,母亲都不舍得扔,她总是上锅蒸蒸,再吃掉。
现在回首,觉得那岁月实在艰苦,但当时好像没觉得多么不容易,也许因为同学们生活境况都差不多,也许是因为知道父母比我们更要艰难;而父母之爱,更是生活的温暖的底色。
磨洋工
张吉习
我最怕推磨。早晨没有睡醒,半夜三更的就被一遍又一遍的吆喝声干扰美梦,母亲三番五次地催促,我就懵懂着眼从热炕头上爬起来。
为了脱滑,从延长穿衣服的时间上想办法,要么无事到厕所里去空解手,坐在厕所消磨一段时间,要么弯着腰系鞋带,系错了解开,再从头另系。
推磨时,双手扶着磨棍,木偶一样机械的走着,一圈一圈,慢慢腾腾……一听到磨顶上有响亮的声音了,变精神起来,因为快推完胡子了。瞪大眼睛看着磨顶,兴奋起来。这时推磨就有劲了,一旦推完煎饼胡子,睡意竟荡然无存了。
借煎饼
王康
记得一次家里来客了,我娘从邻居家借了四个煎饼,烙了后赶紧还给人家了。没想到,邻居私下跟别人抱怨,还的煎饼比借的小一圈。那些年背着煎饼去上学,你捎什么咸菜?五莲那些植物:好吃,好看,好玩,好换钱大榆林村的舞神村庄过年请客:抹抹桌子另上席一中北门斜对面,那两个修鞋修车摊位竟然还在五莲人很听话(四)难忘那些年的高中教学生涯五莲形象:12个乡镇,12种属相回忆先父二三事村庄的叫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