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福林妈咪
孩子的鞋子买多大?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告知宝爸宝妈们,给孩子穿鞋一定要分阶段选,而且鞋子一定要合脚,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学步,养成不良的走路姿态、影响足部发育,甚至还会影响腿型。
因此呢,买鞋这件事不能小看。
不能为了多穿几年,就给孩子买带一点的鞋。
如何分阶段买呢?
这里就大概讲一下:
8个月前的宝宝不需要穿鞋,让宝宝的小脚脚尽情的放风吧~
8-15个月的宝宝
学步初期,有的宝宝扶站的早,就可以开始让宝宝试着学走了。这个时期的宝宝最好是光脚走路,让宝宝的脚可以更好地抓地,感受走路时脚趾的作用。
所以尽量光脚走,如果去户外才需要穿鞋,这时候的鞋底要薄,尽可能的薄一些,软一些,让宝宝穿上鞋也有“赤足感”,这就是合适的鞋。
16-36个月的宝宝
已经开始走路,这时候走的不稳,所以要穿学步鞋。
鞋跟杯要硬,可以很好的固定宝宝的脚踝,避免宝宝走路姿势发展成足外翻。
鞋垫在足弓的位置要有凸起,可以承托宝宝的足弓,缓解疲劳,让宝宝走路更轻松。
鞋前段要容易弯折,让宝宝走路时可以前足弯曲,养成正确的步态。
宝宝16个月后,除了鞋子的跟杯要硬,鞋垫也很重要。
足弓温和承托,足跟完美包裹,让宝宝的脚更好的发育。
如果这时候给宝宝买的还是大一码的鞋,那么不管是硬的鞋跟杯还是有足弓凸起的鞋垫,都不能很好的包裹宝宝的脚。
鞋太大,宝宝的脚在鞋里会晃荡,宝宝走路也会有些抬不起脚,因此会养成拖着脚走路的坏习惯。
所以鞋子的大小,也是需要宝妈们选好的。
毕竟宝宝还表达不好鞋子挤不挤脚,这时候鞋子买的合不合适全靠宝妈估摸着了。
不过当然是有方法的。
方法一:测量法
举起宝宝的脚直接测量?
不是的,这样测量会有误差,因为人的脚心就足弓。足弓就像一长条掰弯的木板一样,平时是弯曲的,拱形最弯的地方在上面。
一旦在拱形的上方压上重物,拱形就会被压塌下来,拱形下方的支撑就会向两边展开。脚也是这样,站起来的时候会承受上重量,所以会稍长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宝妈生完宝宝后脚变大的原因之一,因为孕期体重增加太多,足弓承受的力量太多导致的。
那么给宝宝测量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脚踩在地上测量。
工具:一张纸,一个软尺,一支笔
测量方法:
把纸放在平面上,让宝宝踩上去,用笔比着宝宝脚尖最前端以及脚跟往纸上各画条线,然后测量两条线的距离,得出来的就是宝宝脚的长度。
如果宝宝不配合划线,那就直接把软尺踩在宝宝脚下,看看脚尖到脚跟的最长距离。
以此数据去给宝宝买鞋。
但是,鞋子与鞋子之间会有误差,有的写鞋码偏大,有的偏小,那怎样才合适?
这就需要用到第二种方法
方法二:留缝隙法
根据方法一得出的数值,找到对应的鞋子,让宝宝试穿,然后看看脚后跟离鞋子后端的缝隙有多大。
通常来讲,夏天和冬天留的缝隙是不一样的。
夏天:预留5mm左右
冬天:预留10mm左右
因为夏天可能不穿袜子或薄袜子,而冬天穿厚袜子的话,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
如果肉眼看不出缝隙宽窄,可以用宝妈的食指来感受。
宝宝穿进去之后,宝妈的食指从后跟处往里塞,如果轻松塞进去,说明鞋子太大,如果塞的时候有点艰难费力气,但是能塞进去就说明应该是正好的,这时候可以按一按鞋头,看看宝宝的脚趾有没有顶住鞋头,如果顶的很明显,就说明鞋子小。
冬天的鞋,宝宝穿厚袜子试穿的话,跟前面讲的标准都是一致的。
千万别让宝宝穿小鞋,有一些人大脚趾往另外四个脚趾的地方偏的很严重,被大家说是“大脚骨”,其实医学上称为拇外翻,其中有一种发病原因就是长期穿挤脚的鞋子。
所以,最后再说一次,孩子的鞋一定要合脚呀!
参考资料:
张秀丽,刘学贞,任影萍.扁平足的研究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0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