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机制 http://pf.39.net/bdfyy/bdfhl/180425/6192732.html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们就踏上了与三姑六婆、小区大妈斗智斗勇的励志征程。带着宝宝去小区里溜达一会儿的功夫,一场成长大赛悄然拉开了序幕......唉呀,你家孩子都1岁多了吧,怎么还成天抱在手上?隔壁老王家的孩子9个月大就开始走路咯~听说走路早的宝宝比较聪明,走路比较晚的就...要不给你家孩子补补钙吧!这般情景,想必大多数妈妈都经历过,虽然嘴上说着要做个佛系妈妈,但是你说我家娃智商低这还能忍?1
走路晚=智商低?
宝宝走路早晚究竟和什么有关系?晚走路的宝宝就真的比别人笨吗?其实大约在7个月的时候,宝宝就会出现行走敏感期,起先宝宝会表现出强烈的行走意愿,拒绝坐着,向往高处的世界!据统计,只有大约一半的婴儿是在1岁左右学会走路的,在10~15个月期间学会走路都是正常的。宝宝走路需要协调3个方面:肌肉力量、平衡感和性格,而性格似乎是影响宝宝走路早晚的最大因素。性格温和的宝宝在取得阶段性进步后会变得小心翼翼,地面更能带给他们安全感和舒适感,他们是坚定的爬行主义者。而走路较早的宝宝则更加活泼好动,还没等妈妈拿起相机记录下成长点滴,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越过了各个成长里程碑。同时宝宝的体型也能影响走路的早晚,瘦宝宝一般走路较早。也有很多妈妈会担心,经常抱着宝宝会不会影响他学走路,答案是不会的。事实上,不管宝宝什么时候学会走路,这个时间与宝宝的智力和运动技能都毫无关系。
无论时间是早是晚,只不过是不同的走路方式罢了,就像宝宝的个性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
2
过早走路可能会有
这些不良后果
1.影响腿型
由于宝宝的下肢、脊柱还处于发育阶段,很脆弱,此时走路容易因为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而形成O型或X型腿,脊柱也会发生变形。
2.导致扁平足
在宝宝足弓尚未较好形成的情况下练习走路,宝宝的全身重量都压在足部,很容易使足弓过重而逐渐导致扁平足。
3.影响身高发育
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就学坐、学站、学走路,可能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影响身高发育。
4.影响视力发育
过早学走路的话,宝宝会看不清较远的景物,就要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致使眼睛疲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很多家长都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的成长当作一场比赛:谁先会叫爸妈了,谁会走路了……不甘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相对于这些,妈妈们可以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