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25/4316566.html<
原创祝博士祝您健康杂志
爬山、跑步
你以为消耗的只是时间和精力
其实还有你的脚!
如果你在长时间行走后
脚底总有如针扎般的疼痛
那很遗憾地告诉你
你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了
小贴士
足底筋膜炎也称跖筋膜炎,当足底筋膜承受了超过其生理限度的作用力时,这种反复长期的“超负荷”将诱发炎症,形成退变、纤维化,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足底筋膜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占全部足跟痛患者的80%。
足底筋膜在哪里?
斩草要除根,想对付足底筋膜炎,不知道足底筋膜在哪怎么行?
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脂肪层深面的带状结缔组织,起自跟骨内侧结节至跖趾关节和邻近足趾。足底筋膜分三部分组成:中央带、外侧带、内侧带,各部分厚薄不同,并被两个浅沟划分。
为什么会出现足底筋膜炎?
研究表明慢性足底筋膜炎可能与体重过快增长、高足弓、扁平足、小腿肌肉紧张、长时间站立、肥胖、年龄、外伤、过度运动和不合适的鞋子等因素有关。
重复性研究表明,发生足底筋膜疼痛时更多是组织发生了退行性改变。
有研究报道,足底筋膜炎患者足底筋膜存在胶原退变和纤维排列紊乱,黏液基质增加,血管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钙化等病理现象。
所以炎症不是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特征,尤其是慢性足底筋膜炎人群进行足底筋膜切除手术时,会出现没有炎症细胞浸润,只有筋膜的退行性改变。
足底筋膜炎经常悄无声息地发病,患者一般无创伤史,缓慢发病,少数患者会因过度运动而发病,急性损伤多为足跟着力处疼痛,恐惧行走,会发现脚跟肿胀,按压痛,一瘸一拐。
诊断足底筋膜炎常有这5种方法
观察足部力线
让患者站立和行走,观察足部活动的姿势。观察重点在于足弓,是否存在高足弓,扁平足,过度旋前或过度旋后。
触诊
通过触摸足底、足弓部来确定是否有疼痛的部位等。如果疼痛出现在足底跟部或足弓部,常可提示为足底筋膜炎。
足部活动度
医生让患者背伸踝关节(脚背往上抬),如果与对侧对比,活动度下降,表明小腿后群腓肠肌紧张,此时如果足底部疼痛,提示足底筋膜炎。
B超
足底筋膜水肿、增厚。
X线
可发现骨刺,也是一种辅助评价方法。
治疗的方式一般有以下7种:
??理疗。如冷疗,脉冲磁疗,超声波、中频电疗等。
??消炎止痛药和局部封闭。
??肌内效布贴。
??冲击波疗法。
??矫形鞋垫。
??针灸治疗。
??手术治疗,跖腱膜部分切断术。
积极治疗的同时
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01
松解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
前后来回滚动网球、泡沫轴,动作要慢,让筋膜和肌肉充分舒展。每组每次3~5分钟,重复2~3组。
02
拉伸筋膜和肌肉
对足底筋膜进行牵拉,无论在损伤期和康复后都有必要进行,可以作为长期的训练。训练方法:伸展时,坐在地面或椅子上,用手抓住脚趾向上向后牵拉,直到感觉足底牵开感到舒服,维持该姿势约15~30秒钟,然后放松。重复该动作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组训练。
03
站立位腓肠肌伸展训练
面向墙站立,将患腿尽量向后伸,双臂前扶墙至肩部。前腿膝盖弯曲,身体前倾。过程中保持后腿伸直,脚跟尽量不离地。当感到小腿后有牵拉感时,维持20~30秒钟。当没有紧张牵拉感时,可以增加前倾程度,直到小腿后紧张感出现为止。每3~5组,每组3次。
04
强化足底屈肌训练
将一块毛巾放在地上,脚平放在毛巾上,足跟着地,用足趾不断地抓住毛巾,然后放开,每组10~20次。
05
强化小腿三头肌
站在地面或台阶边缘,两腿伸直,脚跟抬起离地,然后再将脚跟慢慢放下,直至低于台阶平面,然后再次踮起脚尖抬高。在台阶上训练效果较好,但确保身边有可以扶住的支撑物保护。刚开始训练时,在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每天两组,每组10次。以后逐渐增加至每天3组,每组20次。
06
强化胫骨前肌
取坐位,两手体后支撑,患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膝,弹力带做成环形,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脚背处,踝关节用力背屈,慢慢还原,反复进行。每天2组,每组10次。以后逐渐增加至每天3组,每组20次。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减少跑跳
避免长时间行走
还需要通过体重控制,减轻足部负担
选择一双合脚的鞋子也是重中之重
如果你也被足部筋膜炎困扰过
原标题:《千里之“刑”,始于足下,别再忽视足底筋膜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