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阿姨告诉我说,她经常无缘无故抽筋,问我是不是缺钙了,我让她去进行了体检,结果显示并没有缺钙,但是维生素有些缺乏,我告诉她原因,她觉得庆幸,幸好没有盲目补钙,不然又是花冤枉钱!
生活中应该很多朋友都有过“抽筋”的经历吧,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和孕妇,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一听说“抽筋”,就会觉得是“缺钙”了!那么,“抽筋”真的一定是缺钙吗?
首先,什么是“抽筋”呢?
抽筋顾名思义,就是指肌肉突然不能自控的强直抽搐收缩,肌肉突然挛缩成一团,疼痛难忍,持续几秒到数十秒,经常发生在游泳、睡觉、跑步的时候,如果发生在野外游泳时,可能会造成溺水,非常危险!
“抽筋”一定是缺钙吗?
虽然缺钙确实更容易引起“抽筋”,但其实“抽筋”并不全都是缺钙引起的。除了“缺钙”,常见的原因还有寒冷、疲劳、供血不足等。
寒冷我们大家都有体会,当我们突然跳到冷水中游泳时,抽筋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另外剧烈运动时,由于腿部肌肉频繁收缩做功,乳酸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抽筋挛。而且由于运动时出汗,体内的盐分、电解质、水分等大量丢失,也容易引起抽筋,刚刚说到了电解质,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缺钙会抽筋了!缺钙会造成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容易兴奋,进而引起痉挛。这也是为什么生长发育迅速的青少年和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容易抽筋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些人群容易缺钙!
除了这些,抽筋还有可能与姿势有关,我们发现,很多人在长时间仰俯卧、脚背贴住床面的时候,也容易抽筋。
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退行性改变,也会因为脊神经根受压或血流量下降而导致抽筋。孕妇因为体重急剧增加,下肢负担加重,体内代谢紊乱等原因,也会引起抽筋。扁平足的朋友,也非常容易抽筋。
抽筋后该怎么办呢?
学过急救的人都知道,游泳时如果发生抽筋,正确的方法是用对侧的手抓住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压住膝盖,将小腿伸直。看过体育比赛的人都知道,每当运动员抽筋后,都会将趾尖持续踩地,或者坐在地上,将腿慢慢伸直,把大拇趾慢慢向脚背方向扳,直到疼痛消失,再进行按摩。按摩时用双手快速搓擦小腿,或者用手按揉或轻叩小腿肌肉,都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痉挛。
另外,用手指按压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合谷等穴位也能够缓解抽筋。按摩后进行局部热敷,能有效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
抽筋怎么预防?
对于经常抽筋的人,可以坚持睡觉前用温热水泡脚15~20分钟,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抽筋。另外睡觉时注意保暖、不要熬夜;另外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适当补钙及补充维生素等;科学锻炼,多晒太阳,避免肌肉过度疲劳。扁平足的朋友,选择合适的鞋子能够很好改善抽筋情况。
另外,对于长期因缺钙抽筋的朋友,应该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缺钙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能一味补钙。
因为抽筋大家经常遇到,时常发生,所以很多时候不会引起重视,但是如果是经常抽筋,则最好进行系统检查,排除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疾病,积极治疗。
总而言之,抽筋并不就是缺钙!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