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跟鞋超过这个高度,经常穿,7种疾病会找 [复制链接]

1#

“脚踩恨天高”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探讨高跟鞋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我国南方一所知名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年轻女性为研究对象,观察她们穿3种不同的鞋:1.5cm高的平底鞋、4cm高的高跟鞋、7cm高的高跟鞋。调查发现,10名穿高跟鞋的女性中有9人表示会感到酸疼、疲惫、脚麻或拇趾囊肿。而这9人均是穿4cm以上的高跟鞋。长期穿高跟鞋会给女性带来以下危害:

1、长期如此膝骨关节炎

穿高跟鞋跑步的女性最易引发膝部或髋部扭伤,这是由于穿高跟鞋跑步时,膝盖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这是由于穿高跟鞋跑步时,膝盖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可能会对膝盖造成长期的伤害,引发膝骨关节炎。

2、穿高跟鞋易致扁平足

站立时出现足弓下陷消失,足缘不直,前足外展,跟骨、舟骨结节突出,等体征时,医学上可诊断为扁平足。扁平足有很多诱因,例如长期穿着高跟鞋,由于身体的重量只集中在脚掌的某些部位,而不是平分于整个脚掌,使行走姿势不良造成足肌无力,进而发展为痉挛性平足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3、穿高跟鞋易诱发鸡眼

鸡眼,好发于足部隆起处,由于皮肤长期受挤压,或摩擦引起。通常为豌豆大小淡*色或深*色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角质增生,呈圆锥状,顶端呈楔状嵌入真皮内,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色环。站立或行走时局部有压痛感[3]。穿窄小、高跟的鞋,加重了对鞋足部的挤压,易引发鸡眼。

4、穿高跟鞋易引发甲沟炎

甲真菌病是皮肤癣菌、酵母菌、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真菌感染,在甲床受到不能感觉到的损伤时易受感染。研究表明,趾甲受挤压、外力冲击伤致嵌甲和细菌感染致甲沟炎、甲床炎等都是真菌侵入甲组织的基础]。

5、常穿高跟鞋易患“拇外翻”

该病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其主要原因是女性经常穿尖头高跟鞋,站立时重心前倾,全身重量都集中在脚尖,尖头鞋又迫使足部强行挤进窄小的三角区域里,脚趾处于不正常状态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形成“大脚骨”。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拇趾向外侧过度倾斜、第一跖骨内收的前足畸形,双足常同时发生。拇外翻形成后,一般难以自行矫正,且局部疼痛逐渐加重,行走困难。

6、穿高跟鞋易颈肩腰腿痛

英国医学院专家还表示,高跟鞋可能对脚踩有伤害之外,,还表示长时间穿高跟鞋对腰背、颈椎病有关系,穿上高跟鞋后,人体负重增加,骨盆前倾,腰部后仰。腰部过度后伸导致背肌收缩绷紧,腰椎小关节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下去,腰背肌就会发生劳损,导致腰部疼痛。

7、穿高跟鞋易加大骨盆倾斜度,造成分娩困难

正常条件下孕妇骨盆倾斜度为60°~70°,可适应正常分娩。当大于70°,为倾斜度过大,除存在遗传基因外,外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骨盆发育成熟阶段,正常在15岁~25岁,此时少女的体位、姿势、步态及营养等均有影响。若长期穿高跟鞋导致骨盆倾斜度过大。此种孕妇往往腹壁呈悬垂腹、挺胸,腰骶椎交界区向内深陷,造成分娩困难。

如何把穿高跟鞋的危害减低到最小

1、2-4cm高度最佳

合脚的鞋不压脚背,鞋前有约一个拇指的空间,前脚要有一定摆动的余地而后跟不能摆动,脚后跟和鞋梆之间不感觉摩擦。而且,每个人的双脚大小并不一样,试鞋时要以偏大脚的舒适度为主,一定要站起来走几步,看看两只鞋是否都跟脚。其次要注意脚弓部与鞋子的中央弧度是否吻合。鞋跟高2cm~4cm最佳。

2、两鞋交换

避免长时间穿尖头细高跟鞋,尤其不要穿这类鞋子长时间行走。上班族可以备上一双运动鞋,上班时穿高跟鞋,下班换上运动鞋,让脚得到放松与恢复。

3、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

穿高跟鞋走路时姿势要正确,脚尖往前伸直,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这样可以避免压力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水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循环,远离腿部疼痛。尽量避免用脚跟带动整只脚走路,走路时脚尖先着地,就可以走得更平稳、更好看。

4、热水泡脚

不得不穿高跟鞋,应经常用热水泡脚,多做足底按摩,给足部以良性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手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